您所在的位置:下载吧  >  热点资讯  >  业界资讯 > 正文

照相比剪刀手会泄露指纹,好震惊!

  • 时间:2017-02-20 14:45
  • 来源:下载吧
  • 编辑:huangyuan

近日有媒体报道,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警告称,人们在照相时很喜欢比的“剪刀手”要慎摆,因为指纹信息可能就因为这一看似平常的姿势而泄露。事实果真是这样吗,这一说法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客观事实?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!

照相比剪刀手会泄露指纹,好震惊!

好震惊

从“剪刀手”收集指纹信息,技术上确实可行

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教授越前功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,如果拍照时,光线明亮,恰巧焦点对准指纹,就可以通过照片复原其指纹信息。如果由此制作出人工手指,便可冒充本人登录各种指纹识别的终端,因此拍照时要慎用“剪刀手”。

据报道,越前功在实验中采用的照片是由市面销售的2040万像素数码相机所拍摄,对该照片进行图像处理后,得到了指纹数据。距离镜头1.5米拍摄的照片,指纹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来,距离3米处则可以判断出大致模样。因此,越前功表示,距离3米处拍摄的照片存在被盗取指纹的可能性,并且“技术方面门槛并不高,谁都可以轻松处理”,同时“随着技术的发展,相机对焦功能越来越强大,未来通过分享的照片就有可能知道谁拥有什么样的指纹。”

需警惕

尽量避免在网上传播有指纹的微距拍摄照片

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,指纹认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,考勤管理、手机电脑登录、金融服务以及机场出入境等,不用输入ID或密码只要按下手指就可以确认身份,方便快捷。与此同时,其风险也在增加。现实生活中,指纹一旦被盗取,其危害有多大呢?

刘洋认为,指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智能设备、银行、税务、社保、企业和政府公务等领域。对普通个人来说,指纹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情况还比较少见。如果是针对特定目标的犯罪活动,指纹可以被利用对智能手机等设备解锁,或用于指纹支付盗刷。一些单位的门禁系统需使用指纹刷卡,指纹被盗取后有可能被他人冒充进入。此外,伪造的指纹也有可能被用在一些文书的签订中。

“事实上,相对于指纹本身的安全来说,我们更应该重视指纹的存储安全。”李丰说,以带有指纹识别器的手机为例,其是将指纹的生物信息存放在手机的一个安全区内,将其转化为数字信息,黑客会对这个安全区进行攻击,从而提取出指纹的数字信息,利用这些数字信息从事犯罪活动,如支付宝需要指纹认证、转账等。

不过,大家也不必太担心,因为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已经研发出一种含有氧化钛的透明薄膜,将它贴在手指上就可以隐藏指纹,这样就不用担心指纹信息被盗了。而且手指“贴膜”之后也不会影响解锁这类需要指纹识别的操作。但是,这种技术还要等两年才能面世。

在没有手指“贴膜”之前,有网友笑言,照相的时候可要长点心,少摆“剪刀手”,如果真的想摆,那就手背面对镜头摆吧。对此,刘洋建议:“由于指纹作为生物识别信息具有唯一性,一旦泄露就无法挽回,因此我们应避免在网络上传播有指纹的微距(小于0.5米)拍摄照片原始文件,也不要把指纹信息随意提交给不可信的商家或其他人,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风险。”

人气排行